前沿拓展:遼寧蓋州種植牙多少錢

南京康貝佳很高興為您解密在烈裝片酒才答?,F(xiàn)在的種牙的材料有很多,不同的產(chǎn)地,種植牙的壽命也是不一樣的,當然適合的來自人群也是不一樣的額,因此種植牙的價格取決于你的牙槽骨情況,以及你選擇的種植系統(tǒng)的,正常的種植牙在1~3w,具體的費用看個人的具體情況了,目前可以做種植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有保障的卻不多雨植,因此我們選擇的時候要從多方面的對比去選擇,有好的技術(shù),醫(yī)生,以及材料,為自己做好種植牙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chǔ),不能單從價格來選擇。

本文系時拾史事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

作者:陳華

他是五胡十六國中鳳毛麟角的異類,為人謹慎大度,謙恭仁和,妥一個穿著鮮卑服飾的大賢人。別人慈不掌兵,他卻如同菩薩加持一樣將勝利進行到底,一路將自己刷成了十六國第一名將。十七歲初陣的他,憑著二千人追殺后趙的三十萬大軍,生生斬俘三萬敵人,為慕容家坐穩(wěn)遼東霸主的地位貢獻良多。之后,他統(tǒng)兵入關(guān),創(chuàng)新戰(zhàn)法擒殺有霸王之勇的武悼天王冉閔,攻城略地,將前燕勢力范圍延展到黃河以南,為燕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在皇帝二哥去世后,他依周公之禮輔佐幼主,穩(wěn)定朝局,成為權(quán)臣與少主相始終的典范。他被十六國第一能臣王猛尊為“古之遺愛”,他就是前燕太原王、太宰、錄尚書事慕容恪。

出自鮮卑族的復(fù)姓慕容,亦是一個唯美的姓。一般來說,慕容姓的來歷有三:其一是五帝之一帝嚳高辛氏的某支后裔被封在東北,胡化后一遷再遷演化成鮮卑人,到了涉歸單于時,這支鮮卑人有文化了,居然“慕二儀(天、地)之德,繼三光(日、月、星之容”,憑著天文學(xué)方面的“造詣”非要以慕容為姓。這似乎表明慕容氏出身高貴是些文化人。其二是在漢桓帝時,鮮卑首領(lǐng)檀石槐將混亂的鮮卑各族分為中、東、西三部,其中部首領(lǐng)闕居住在慕容寺,就以其地為氏。這似乎表明慕容鮮卑佛根深種。其三是在莫護跋時期,鮮卑人接收了一批漢人的賞賜,其中有一種叫步搖冠的頭飾,戴起來拉風?!安綋u”之名被部落中人以訛傳訛讀作“慕容”,后來索性推而廣之成為部落的名字。這似乎表明鮮卑人是一個喜歡接受先進文明好東西的部族。

不論慕容鮮卑系出何方,都可以看出慕容鮮卑很早就接受了漢化。據(jù)說在北魏前期,因為慕容氏后裔漢化過深,拓跋鮮卑各部甚至不愿承認其鮮卑同族的身份。

在慕容鮮卑從遼東邊地走向中原逐鹿大舞臺的過程中,十六國第一戰(zhàn)神、深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前燕太原王、太宰、錄尚書事慕容恪,以帥的模樣、牛的戰(zhàn)績、的表現(xiàn),讓我們見識了一個不一樣的鮮卑雄杰。

好讀書的慕容小四

慕容恪字玄恭(起單字名且有表字,慕容鮮卑的起名方式足以體現(xiàn)他們的漢化程度,比之拓跋什翼健、宇文逸豆歸要高上許多),生于公元 321年,是幽州昌黎郡(在今遼寧義縣)人。

慕容恪是慕容鮮卑首領(lǐng)慕容皝的第四子,“皝”是這位首領(lǐng)自創(chuàng)的字,僅看字面就應(yīng)該知道這位仁兄的野心不小。慕容皝在慕容鮮卑崛起的道路上表現(xiàn)很搶眼,他不僅在帥哥如云的慕容朋友圈中脫穎而出,還生下三個當皇帝的兒子,如前燕皇帝慕容儁、后燕皇帝慕容垂、南燕皇帝慕容德。這些慕容們都是那個時代耀眼的明星,都讓慕容這個姓氏發(fā)揚光大。在這些樣貌出眾、武功不凡的慕容中,誰也掩蓋不了慕容恪的光芒,他始終是當之無愧的十六國第一戰(zhàn)神,是那個后世慕容復(fù)般的復(fù)國狂們心中抹不去的愛豆。

早年的慕容恪活得并不出彩,他的名親高氏出身低微,也受寵。這樣出身的孩子一般都沒啥幸福的童年,總會在別人的蔑視中過得很憋屈。幸好,慕容恪好學(xué),反正平常也沒啥人在意他,他索性全身心地飽讀漢家經(jīng)史典籍,沉溺于先進的漢文化中,很早就成為一位謹慎大度、謙恭仁和的君子。這種喜歡漢家文化的癖好不僅讓他“每所言及,輒經(jīng)綸世務(wù)”,一聽就是個文化人,而且也讓他受用一生,在他位高權(quán)顯之際,每次下朝回府后仍然手不釋卷。

筆者沒有看過慕容恪同學(xué)的書單,不知道他到底讀了漢家哪些典籍。憑著他在短暫人生中取得的巨大成績來看,他不是讀死書、死讀書的人,而是能夠?qū)h家典籍的精華用于戰(zhàn)事與政事之中,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讀書達人,無疑是值得后人學(xué)習(xí)的。

一直到十五歲,慕容皝都沒有太注意到自家小四,這父親當?shù)糜悬c太隨意了。直到有一天,一位外表高大雄健、性格剛毅厚重的俊后生從眼前晃過,慕容老爹才叫住了他,和他談起正事來。哪知道,這一談讓見過大風大浪的慕容老爹有些驚掉下巴了,小四出口成章,而且句句堪稱經(jīng)世之理,這讓老爹有些服了,不禁心中暗嘆:“俺們這嘎達真是藏龍臥虎啊,以前不起眼的小四都這么生猛,老天待我慕容家不薄??!”隨后,他將一支數(shù)千人的部隊交給小四,讓他著手練兵。

別人練兵講究慈不掌兵,但慕容恪的治軍風格偏偏是將菩薩做到底。他只關(guān)注戰(zhàn)略大局,從不因小事而勞師動眾,更不崇尚軍法威嚴,完全是以個人恩信施惠于將士。對于某些觸犯軍法非殺不可的人,他也會秘密放走,然后將捕獲的盜賊殺掉冒充,以此號令全軍。這種看似不嚴的管理方式,總能令當時仍樸實好戰(zhàn)的鮮卑人為之死,加上慕容恪神出鬼沒的指揮才能,鮮卑軍想敗都挺難。

橫挑強敵的十七歲少年

公元337年,慕容皝因為段部鮮卑經(jīng)常騷擾邊境,就向后趙天王石虎稱臣,希望能夠組團共滅段部鮮卑。好戰(zhàn)嗜殺的石虎覺得這主意不錯,可以借機向遼東插上一腿,就對慕容皝好一通表揚,然后約定第二年一起動手。哪知道這回趙天王真的讓慕容老爹給晃著了。慕容皝乘著后趙給段部鮮卑制造巨大壓力的當口,于第二年搶先一步殺敗段部,飽掠而歸。

石天王那邊還忙著擺POSE,召集三十萬大軍展示上國天威了,這邊慕容鮮卑已經(jīng)打完收功了,這不是成心放石天王鴿子嗎?這下石天王也不去山里抓段部了,而是移師城,四面圍攻,非要找回場子不可。如此大的陣勢,外加石天王的兇名在外,慕容皝轄區(qū)內(nèi)的三十六城經(jīng)不住這種降維打擊,紛紛跳槽。

慕容皝知道玩大了,但也沒啥好擔心的。他知道后趙政權(quán)早就透支嚴重,如今更是勞師襲遠,打不了持久戰(zhàn)的,所以只要扛住初的攻擊,就能轉(zhuǎn)危為安。果然,后趙軍隊在殺人狂石虎的憤怒加持下,猛攻了十多天,愣是沒啃動小小的城,還被崩壞了幾顆牙齒,說什么也不打了。石虎知道軍心不穩(wěn),而且擔心后方生亂,只好下令撤退。三十萬趙軍早就被石虎折騰疲了,一聽要撤,無不歡喜。

可是,城中的慕容皝父子卻不想趙軍來去自由。十七歲的少年慕容恪請令出戰(zhàn),率領(lǐng)自己親自訓(xùn)練的二千騎兵出城尾敵攻擊。

十七歲的少年,要在自己的初戰(zhàn)中橫挑三十萬趙軍,慕容老爹居然如此放心,也不知是哪來的膽量?活在那個人命如草芥的亂世,不僅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人的孩子也要早當家,至于說少數(shù)民族的孩子那就更早了,或許這才是慕容老爹的底氣吧。在慕容皝看來,放出自家的兒,也不求多大戰(zhàn)果,只要足夠惡心石天王就可以了。再說即便戰(zhàn)敗,不就是二千人嗎?鮮卑人再少,二千人也損失得起。

慕容恪卻想讓自己的初戰(zhàn)變得與眾不同。于是,他率領(lǐng)二千騎兵出城后,并沒有立刻發(fā)起進攻,而是銜尾追擊,在清晨時分發(fā)動突襲,正在熟睡的趙軍來不及穿衣就被斬殺。這種沖擊力是巨大的,早就歸心似箭的趙軍如何承受得起?他們根本沒時間去數(shù)來了多少敵人,只顧各自逃命。慕容恪乘機擴大戰(zhàn)果,竟然硬生生地斬殺和俘獲了三萬敵人。這讓各路趙軍都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損失。只有石虎養(yǎng)孫石閔面對慕容恪的兇猛攻擊,率領(lǐng)所部嚴守本陣,終全須全尾地撤出了戰(zhàn)場,石因此得到石虎更大的器重。真不知兩位宿敵當時是否知道彼此的存在?

石虎滿懷憤怒地撤回都,慕容恪則率軍來到今天遼寧省喀左縣境內(nèi),修筑起凡城,并派兵戍守,這才攜大勝之威振旅而還。

被同為鮮卑的慕容氏修理得渾身上下腦袋疼的段部鮮卑首領(lǐng)段遼,這回與石天王有共同語言了,就向石虎稱臣,請求石虎出兵接應(yīng)。相信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石虎也沒二話,派大將麻秋、陽裕率兵三萬前往密云山迎接段遼,希望與他共同對付慕容氏。

哪知道段遼這貨變主意比翻書都快,他很快就后悔與石虎合作了,忙遣使向慕容氏請降。慕容恪覺得這是個繼續(xù)打擊后趙的機會,就與段遼約定設(shè)伏坑趙。慕容恪率領(lǐng)七千精銳騎兵提前趕到密云山,設(shè)下埋伏,等著麻秋自投羅網(wǎng)。這樣以有心打無心的戰(zhàn)役,對于慕容恪來說真的太EASY了,終趙軍死亡過半,麻秋逃脫,陽裕被俘,段遼及其部眾成功回到鮮卑大家庭(不過這貨后來非要再次謀叛,等著他的自然是一碗殺氣騰騰的板刀面)。

公元341年十月,已是燕王的慕容皝以慕容恪為度遼將軍,鎮(zhèn)守平(在今遼寧蓋州)。自從慕容皝同父異母的大哥慕容翰逃亡,同父同母的弟弟慕容仁被殺后,慕容家好像一時無人能夠鎮(zhèn)住遼東。剛剛二十出頭的慕容恪受命之后,趕至平,安撫百姓,編練軍隊,然后就屢次找縱橫遼東的高句麗練手,把這個后世的遼東霸主欺侮得再也不敢竄犯燕境。

此時的慕容氏正值全員上升期,就連那個后來公認的廢柴慕容評都能打勝仗,慕容恪又怎么能讓小高坐大呢?于是,他隨老爸慕容皝、大伯慕容翰(此時已從宇文部回歸)、五弟慕容霸(垂)一起踏上了征途。慕容天團出其不意地殺入高句麗都城丸都(在今吉林集安西北),然后就是將高句麗少得可憐的家底一勺燴,臨了還放上一把火,然后帶著高句麗的王公貴族一起去慕容家做客。

途中,僥幸逃脫的高句麗王高釗不肯放過鮮卑人,慕容恪出了一個損招,讓人挖出高釗父親的尸骨,和其母親一起置于頭車上,然后大搖大擺地從高句麗軍陣前通過。高釗不僅沒有阻攔,事后還得稱臣認

四年后,慕容恪再次攻打高句麗,奪取南蘇(在今遼寧撫順),此處是東蘇子河與渾河匯合處,屬于戰(zhàn)略要地。慕容恪在此派兵駐守,防止高句麗卷土重來。

不久后的公元346年正月,慕容恪與二哥慕容儁、叔叔慕容軍和大將輿等人率領(lǐng)一萬七千騎兵,奔襲扶余國。慕容儁是太子爺,當然不會身臨一線了,慕容恪成為當之無愧的前敵總指揮。他率領(lǐng)燕軍冒著敵人的矢石,奮力攻入城中,終俘獲扶余王在內(nèi)的扶余部眾五萬余人凱旋而歸。

在與東北境內(nèi)的非鮮卑勢力奮力角逐的同時,慕容家還有一個敵人要對付,那就是宇文鮮卑。如果說慕容鮮卑是漢化鮮卑的話,宇文鮮卑則是匈奴化鮮卑。兩家一直不對付,但誰也吃不掉誰,隨著慕容翰的回歸,慕容鮮卑對宇文鮮卑的底細摸了個底兒掉,慕容大伯在宇文鮮卑潛伏多年可不是全在裝瘋。公元344年二月,慕容皝帶兵大戰(zhàn)宇文逸豆歸,慕容翰、慕容恪、慕容霸等將三路并進,終大破宇文鮮卑,燕軍一直攻入宇文鮮卑都城紫蒙川(在今遼寧朝陽)。宇文逸豆歸注定了與其匈奴親戚同樣吃沙子的命,一路狂奔逃亡漠北后便沒了蹤跡。宇文鮮卑從此散落天涯,其中一支成為北周的建立者,一支成為契丹人的先祖。

就這樣,十七歲就橫行疆場的慕容恪與他的兄弟叔伯一起,打遍東北無對手,為前燕建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血戰(zhàn)滅魏的戰(zhàn)爭發(fā)明家

就在慕容鮮卑事業(yè)如火如荼的時候,那個原先比他強大許多倍的后趙,因為石虎父子的變態(tài)自噬而千瘡百孔。公元350年,石虎曾經(jīng)看重的養(yǎng)孫石閔決心同人劃清界限,隨著一道殺胡令的頒布,都內(nèi)外諸夷都受到了空前報復(fù)。北方漢人在遭受數(shù)十年近乎亡族滅種的野蠻屠殺和殘酷壓榨后,奮起反擊,終于讓五胡看到了漢人的血性,不得不有所收斂,胡漢關(guān)系從此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就在這一年,石閔改回原姓,也就是冉閔。冉閔滅亡后趙,自立為帝,建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冉閔的過激政策使得北方的胡漢矛盾再次空前激化,雖然冉閔的武力值當世無雙,但面對此起彼伏的反叛,他疲于應(yīng)付,根本無力發(fā)展生產(chǎn)、保障民生,后趙的家底就在這段沒有亂只要更亂的歲月中敗光了。冉魏無力安撫內(nèi)部,給了慕容氏南下的大好機會。公元351年,燕王慕容儁派遣慕容恪南取中山(在今河北定州),拉開了冉魏大戰(zhàn)的序幕。

冉閔雖然四肢發(fā)達,但頭腦并不簡單,他知道燕軍來者不善,與后趙的那些割據(jù)勢力相比,燕軍才是心腹大患。他必須趁燕軍在河北立穩(wěn)腳跟前將其擊敗,才可冉魏有時間休養(yǎng)生息。于是,他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攻下后趙舊都襄國(在今河北邢臺),準備向北進取幽州,尋機與燕軍決戰(zhàn)。

公元352年四月,冉閔決定與前燕開戰(zhàn)。其部下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苦諫不可浪戰(zhàn),但冉閔沒有采納,而是移軍安喜(在今河北定州),與燕軍控制的中山近在咫尺。早就戰(zhàn)意高昂的慕容恪與燕相封弈聞信后立刻率軍殺向安喜。坐鎮(zhèn)后方的儁哥哥也進駐中山,準備與慕容恪合圍冉閔

久戰(zhàn)成精的閔自然不會輕易就范,見狀立刻率部向常山(在今河北正定)方向南撤。冉閔很清楚燕軍騎兵眾多,自己則以步兵為主,若在平原之上,步騎硬剛,后果不堪設(shè)想。為今之計,只有先將敵人引到叢林地帶,使其騎兵難以展開,才好發(fā)揮步戰(zhàn)優(yōu)勢。

到嘴的肉豈能不吃?慕容恪可不想就此放過冉閔,他擔心冉閔撤回都,依靠堅城死守。這對于不善攻城的燕軍來說,真的不好辦,而且到時候戰(zhàn)線拉長,燕魏之戰(zhàn)必將勝負難料?因此他決定繼續(xù)追擊,憑著人急馬快的優(yōu)勢,燕軍很快在泒水南岸的廉臺(在今河北定州市西南)追上魏軍并展開對峙。

經(jīng)過一番試探后,燕魏兩軍正式開戰(zhàn)。由于冉閔所部皆是魏軍精銳,經(jīng)過多年血戰(zhàn)打磨,早已無懼生死。面對燕軍的優(yōu)勢騎兵,他們在冉閔的指揮下,以步戰(zhàn)騎,居然十戰(zhàn)十捷。這讓常勝不衰的慕容恪都不由不為之側(cè)目,一些燕軍將士更是心生畏懼。

然而,慕容恪作為十六國時期第一名將,豈能那么容易就認輸?他很快清醒過來,雖然魏軍取得了一些小勝,但魏燕兩軍的基本態(tài)勢并沒有多大改變。因此慕容恪在陣前激勵燕軍道:“冉閔不過勇之夫,且魏軍雖然兵甲精良,戰(zhàn)術(shù),但糧少兵疲,不利久戰(zhàn),只要我軍堅持下去,后勝利一定屬于大燕!”慕容恪的參軍高開也指出,冉閔所部多是步卒,他們總想把燕軍引入?yún)擦肿鲬?zhàn),那可不行,必須在此前十敗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以輕騎佯敗,將魏軍引至平地,然后聚而殲之。

慕容恪采納了高開的建議。他將燕軍分為三部,一部由自己親自率領(lǐng),前去引誘冉閔。為了保障擊敗魏軍,他創(chuàng)新戰(zhàn)法,選出軍中善射者五千人,以鐵鎖連接戰(zhàn)馬,結(jié)成方陣在前硬扛魏軍,這就是后世聞名的連環(huán)馬。另外兩部燕軍分為左右兩翼,一旦中軍擋住魏軍后,兩翼燕軍配合中軍全力圍殺魏軍。

果然,看到慕容恪出現(xiàn)在燕軍中軍,冉閔有些不淡定了。他知道慕容恪是燕軍之膽,一旦自己憑著項羽之勇沖入其中軍陣斬慕容恪的話,燕軍必膽喪陣破。因此,冉閔義無反顧地沖向了慕容恪,一向?qū)?/span>冉閔視為神明的魏軍見狀,也不要命地追隨自己的皇帝殺向燕軍。

只見閔左執(zhí)兩矛,右執(zhí)鉤戟,跨下朱龍寶馬,一路斬殺燕軍三百余人,直直地沖向慕容恪的中軍大纛。魏軍的決死沖擊相當凌厲,此前剛剛貢獻關(guān)鍵計策的高開也因傷重陣亡,眼看燕軍中軍就要被沖垮。此時,連環(huán)馬突然殺出,憑著排山倒海的強大動能,將步兵為主的魏軍沖得七零八落。然后,在魏軍準備重整隊形之際,左右兩翼的燕軍也按預(yù)定計劃從旁夾擊,終燕軍大破魏軍,斬首七千余級,殺死魏仆射劉群,生擒魏將董閏、張溫等,將團團圍住。

冉閔知道勢不可為,決定先突圍出去再尋機報復(fù)。于是,閔再賈余勇,策馬向前,揮舞矛戟,竟然潰圍而出,路向東疾走。慕容恪見狀立刻命令燕軍窮追不舍。慕容恪知道,此次一旦放虎歸山,憑著冉閔的戰(zhàn)力,想要再次搞定,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眼見朱龍寶馬越跑越遠,慕容恪那顆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就在此時,朱龍寶馬馬力已竭,在持續(xù)飛奔二十余里后,再也無力奔跑,竟然倒地不起。冉閔被重重地摔在地上,還沒來得及爬起,就被燕軍一哄而上擒住。真是英雄末路,天佑魏!

掃平叛逆的厚道人

隨著冉閔的敗亡,依靠他的人武勇拼湊起來的冉魏政權(quán)進入。冉閔的兒子冉操得知父親戰(zhàn)敗被殺的消息后,逃到了魯口(在今河北饒陽),投奔后趙幽州刺史王午。王午聽說那個如同項羽一樣猛的閔都敗了,也不惦量一下自己的斤兩,竟然想著過把癮就死。

王午在公元352年七月自稱安國王,起兵抗燕。聽到這個有些搞笑的消息,慕容恪立刻率軍兵發(fā)魯口。王午這貨一面憑借城池險固死守不出,一面卻將冉操送給燕軍當見面禮。慕容恪見到魯口城確實比較難打,愛惜士卒的他可不想在大勝之后平添更多傷亡,在收下冉操后就讓人將城外的莊稼盡數(shù)收割,然后撤回中山。

這年十月,已進至安平的慕容恪見到糧食與攻城器具都齊備了,打算率軍再攻王午。哪知道還沒來得及動身,中山人蘇林竟然在無極起兵,閃電般地自稱天子,這節(jié)奏特么快,讓慕容恪不得不先去料理蘇林。占據(jù)一個縣城就敢稱天子,真是比王午還王午。隨著慕容恪的雷霆出擊,燕軍很快就斷了蘇林的無極而太極之路,送蘇大天子去了極樂世界。

聽到蘇林敗亡得如此利索,魯口城中的矛盾瞬間激化,先是將軍秦興殺死王午,接著護又殺死秦興,搶過安國王的帽子戴在頭上。提起這位仁兄,與其同姓先人呂布真的有一拼,用投降專業(yè)戶來稱呼他一點也不過分。他本是冉閔部將,在冉閔稱帝后也撈到了一頂征虜將軍的官帽,可他并不滿足,竟然綁架州刺史投降東晉。也許是東晉給的待遇不夠,這貨馬上轉(zhuǎn)投王午。在王午部將秦興主后,他又手干翻了秦興。

見魯口之敵狗咬狗一嘴毛,慕容恪樂得隔岸觀火,希望他們殺得更猛烈些。于是,他暫時按兵不動,直到公元354年二月,才再次兵臨魯口。經(jīng)過一個月的圍攻,魯口城中早就兵怨沸騰,自然無須如何苦戰(zhàn)便可輕取。那個呂護見魯口難保,早就尋機逃出直奔野王(在今河南沁陽)。到了野王,氣還沒喘勻,這貨就向前燕遞上了降表,真是想投降要趁早。慕容儁剛剛吞下河北大片領(lǐng)土,還來不及消化,哪里管得了那么遠的野王?在收到護的降表后,就索性封他做了寧南將軍、河內(nèi)太守。

因為慕容恪為前燕帝國立下赫赫在功,已然建號稱帝的慕容儁在公元354年四月以慕容恪為大司馬、侍中、大都督、錄尚書事,封太原王,可謂軍政大權(quán)一把抓。儁哥哥對自己的四弟還是蠻信任的。

新興的帝國百廢待興,慕容恪要干的事太多了,一時就把偏居野王的呂大投降專家給忘了。這貨見燕廷對自己視而不見,唯恐秋后算帳,就于公元361年趁著燕國新君繼位不久再次找到老東家東晉投誠。這回東晉吸取教訓(xùn),痛快地給護提干,讓他擔任前將軍、冀州刺史。為了報答東晉政權(quán)釋放的濃濃善意,呂護決定幫東晉做件大事,好好出一口被燕廷忽視多年的鳥氣。

護打算借著自己表面上還是燕臣的身份,帶著晉軍偷偷地殺回城(這里已是燕都),憑著自己對城的熟悉,到時候與燕軍起打進城去,殺他人仰馬翻,那得多爽啊??上?,此事想得太美,根本沒來得及行動,就被人告發(fā)了。燕國雖然多年尿護,但對這樣的反骨仔也不可能毫無防備。

既然護找死,那就成全他吧。三月,慕容恪再次統(tǒng)軍前往野王與舊友相聚。當時慕容恪統(tǒng)軍五萬,將軍皇甫真領(lǐng)兵一萬,共同殺至野王城外。呂護沒有等來東晉朝廷的大軍,卻迎來了戰(zhàn)神慕容恪的降維打擊,知道投降無望,只好豁出去死守。

將軍傅顏勸慕容恪強行攻城,深知兇戰(zhàn)危的慕容恪卻不愿士卒受到重大損失,在野王城外修筑深溝高壘,徹底切斷外援。到了七月,呂護軍已被圍三月,陷入了外無援兵,內(nèi)無糧草的窘境。護只好強迫部將張興率軍七千出城硬戰(zhàn),希望能夠死馬當活馬醫(yī),好歹勝他一陣,也好振奮一下城中日益低迷的士氣。

慕容恪雖不喜歡蟻附攻城徒增傷亡,卻時刻提防著城中的突襲。見敵將來攻,他派傅顏迎敵,傅顏奮起武威,斬張興于馬下。呂護能將投降事業(yè)做得如此紅火,也不是易與之輩,他派張興出馬,其實有兩個目的,如果能勝固然可喜,如果敗了,則可為他接下來的行動提供掩護。

當夜,護選定皇甫真大營為突破口,率領(lǐng)城中銳卒強行突圍。皇甫真也不是軟柿子,他早就接到慕容恪的嚴令,做好了準備。當護所部精兵強行破營之際皇甫真指揮大軍迅速圍殺上來。護見狀只得硬著頭皮猛打猛沖,這時慕容恪也領(lǐng)兵從側(cè)翼來援。眼見燕軍勢大,護部下死傷慘重。

也許是應(yīng)了那句好人長命,禍害活千年的古語吧,盡管慕容恪千防萬防,護還是在親信的保護下突圍而出,再次向東晉逃去。慕容恪并沒將護視作冉閔那樣的死敵,對于這種沒人品的投降派,跑了就跑了吧,還是收復(fù)野王,將前燕的勢力范圍向南拓展先。

護在逃入東晉后,一沒兵將二沒地盤,那真是人見人嫌,花見花殘。甚覺沒趣的護又在當年十月轉(zhuǎn)身回到前燕的懷抱。幸好慕容恪是個寬厚長者,也沒跟這貨太過計較,還給了他一次攻打洛陽的機會。這貨倒是賣力,在公元362年二月就殺向了洛陽。東晉派出援兵,雙方陷入苦戰(zhàn)。到了七月,護竟然在戰(zhàn)斗中被流矢所傷,被迫退兵,不久便去世了。臨了混個因公殉職,也算是人渣中的了。當然這一切都得歸功慕容恪的寬容大度,否則誰肯收留他?

渡河略地的圍獵高手

慕容恪為了前燕南征北戰(zhàn),一刻也不消停。當年,他從密云山中請回段部鮮卑首領(lǐng)段遼后,段遼之弟段蘭就被宇文鮮卑出賣送入后趙。這事若擱在往常,段蘭一定會被喜歡發(fā)明酷刑的石天王好好料理一番,也不知道石天王是天良發(fā)現(xiàn)還是靈機一動,竟然放過了段蘭,讓他帶兵回到令支(在今河北遷安),找機會惡心慕容氏。

段蘭死后,他的兒子段龕繼承了父志。不過,面對一群又帥又兇的慕容,段龕有心無力,就乘著后趙內(nèi)亂之際,率部南遷至廣固(在今山東青州),自稱齊王,主動接受東晉領(lǐng)導(dǎo)。

到了公元355年,前燕帝國已成為地跨幽、冀、并、平四州的北方霸主,這讓段龕情何堪?大家同出鮮卑,差距腫么大,擱誰受得了?

于是,段龕突發(fā)奇想,給慕容儁發(fā)雞毛信,指責慕容儁不該稱帝。這可把儁哥哥氣壞了,此前他曾被閔在臨死前罵過“天下大亂,爾夷狄之族,人面獸心,尚且意欲篡位謀反”,如今復(fù)被鮮卑同類羞辱,這讓新帝的面子往哪兒擱?再者說,段部據(jù)守廣固,羽翼漸豐,一旦好戰(zhàn)的血性復(fù)活,豈非心腹大患?于是,惱羞成怒的儁哥哥祭出好兄弟慕容恪,讓他率軍進攻廣固。

十二月,慕容恪大軍行到黃河北岸,對于此前燕軍從未涉足的滔滔大河,慕容恪不由心生敬畏。他派出壯士駕舟渡過黃河以探虛實。

到了第二年正月,慕容恪才率領(lǐng)大軍渡過黃河,當燕軍距離廣固還有百里之遙時,段龕率軍三萬來戰(zhàn),雙方在水一帶擺開陣勢。段龕也不找個鏡子照照,自己有哪點能與慕容恪比美的。結(jié)果一戰(zhàn)就見了分曉,段軍大敗,數(shù)千士卒投降燕軍,段龕只能逃回廣固,依靠堅城固守。慕容恪隨后殺至城下,依然修墻筑壘,嚴密圍困,不做無謂犧牲。同時,他還派人奔赴廣固周圍城邑,宣示燕國威德,迫使段龕任命的徐州刺史王騰等人投降了慕容恪。

慕容恪在廣固城下一呆就是七個月,宅男段龕實在受不了這種圍困,只好向東晉求援。東晉派出徐州刺史荀羨前往解圍。荀羨行至瑯琊,得知燕軍統(tǒng)帥是慕容恪,說什么也向前解圍了。此時,那位見機得快的王騰以為立功的時候到了,竟然率軍攻打鄄城。荀羨一想自己打不過慕容恪,收拾一下王騰總可以略表心意吧,就率軍撲向王騰。兩方徐州刺史打在一起,就像李逵撞上李鬼,結(jié)果就是王騰再也騰不起來了。荀羨雖然獲得小勝,仍不敢去找慕容恪的晦氣,只得默念段龕自求多福。

廣固城中人竟相食,再也無力防守,段龕只能率眾出城死戰(zhàn),結(jié)果這群餓得眼冒金星的家伙,除了橫死在慕容恪精心布置的長圍里外,沒有一線生機。無計可施的段龕只能投降。慕容恪進入城中安撫百姓,然后將胡族三千余戶遷往北方,然后派兵鎮(zhèn)守齊地。

擔心燕軍乘勝南下的晉軍不得不發(fā)動反擊。東晉泰山太守諸葛向東郡發(fā)動進攻。慕容恪自然不會置之不理,他揮軍進擊,大敗晉軍,諸葛被迫回撤泰山。慕容恪攜勝利之威,再次渡過黃河,占領(lǐng)了河南部分土地,設(shè)官牧守。前燕進至黃河以南,無疑對東晉構(gòu)成了威脅。

輔政始終的古之遺愛

公元359年,還沒在皇帝位子上工作幾年的儁哥哥病倒了,召來慕容恪說:“朕的病恐怕好不了了。朕此生能夠繼承祖業(yè)、君臨北方,沒有什么可以怨恨的了。只是東晉與前秦未滅,太子慕容年幼,朕擔心他不足以承擔大事,朕想法當年的宋宣公將大位傳給弟弟的故事,將皇位傳給你!”說完,病怏怏的皇帝竟然如同痊愈一般注視著慕容恪。慕容鮮卑能夠搬出漢人中都少有人知的春秋時宋宣公讓位于弟的典故,可見其漢化之深。

慕容恪對此堅決拒絕,他哭著對病重的哥哥說:“如果陛下認為臣能夠承擔起安定天下的重責,難道臣就不能輔佐好少主嗎?”此話一出,儁哥哥難得地露出了笑容。

第二年正月,慕容儁還沒得及發(fā)兵攻擊秦晉就掛了,臨終前遺命慕容恪、陽、慕容評和輿四人輔政。其中慕容恪以太宰、錄尚書事,行周公事,總攝朝政。

慕容儁苦心安排的四位輔政大臣,如果能夠一心為國的話,當然是慕容的造化了??墒牵跈?quán)力場中,從來只有人喜歡爭權(quán),沒有人樂意分權(quán),哪怕你想分也不行。至于為什么,讀者大大比俺懂。

果然,那位擔任太師的輿很快就有想法了。他覺得自己要戰(zhàn)功有戰(zhàn)功,要資歷有資歷,而且慕輿氏其實就是慕容氏的另一個馬甲,憑什么要聽慕容恪的?不過,這貨也有自己的算計,他想先挑起事端,搞臭慕容恪,然后再趁機奪權(quán)??梢娺@家伙真是夠陰的。

輿先是找到慕容恪,借口可足太后(瞧這個姓氏就夠渾的)要拾掇慕容恪,挑動慕容恪先發(fā)制人。慕容恪知道自家皇嫂的人品,但他不相信可足渾真有那么渾,堅決不聽輿忽悠。他將此事說給弟弟慕容垂,慕容垂勸兄長誅殺輿以防不測。慕容恪擔心新皇初立就誅殺大臣引發(fā)朝堂動蕩,決定先忍耐。

輿一計不成,又施一計。他轉(zhuǎn)而找到可足太后和慕容母子,誣陷慕容恪有野心,想要太后誅殺慕容恪。可足渾氏還沒顧上犯渾,慕容難得地聰明了一次,表示相信四叔的為人,及時勸住了權(quán)力欲極大的母親。

輿里外不是人,索性準備帶著一票人馬回到慕容氏舊都龍城(在今遼寧朝陽)。他還勸皇帝和自己一起還都龍城。真要這樣,慕容氏豈不是變相放棄了中原花花世界,那么多將士血戰(zhàn)的功勞豈不成了泡影。而且,真要如此大費周章的話,慕容鮮卑內(nèi)部必然分化生亂,后果不堪設(shè)想。

這讓慕容恪受不了了,他聯(lián)合慕容評密奏輿的諸般證據(jù)確鑿的罪狀,然后派衛(wèi)將軍傅顏誅殺輿及其黨羽??磥恚饺葶‰m然寬厚,但卻一點兒不傻,他早就對輿上心了,要不哪來的那么多實證?。靠蓢@輿還上躥下跳,自取滅亡。

雖然慕輿根的人品有些渣,但畢竟是久負盛名的國之輔臣,一旦被殺,不免引發(fā)國人憂慮。為了安撫眾人,慕容恪不僅舉止如常,而且出入都只帶一人跟從,不肯多加守衛(wèi)。至于暗中有無護衛(wèi),筆者就不知道了。再之后,慕容恪下令大赦國中,同時停發(fā)儁哥哥因為要出征秦晉招集的各路兵將。

秀完這波恩愛后,慕容恪開始一門心思處理朝政。他與司徒慕容評共同協(xié)作,虛心待士,諮諏善道,量才授任,終使燕政為之一新。燕國境內(nèi)的局勢漸漸穩(wěn)定下來,人們開始安心生產(chǎn),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不過,那些匆匆招集的軍人卻一時安定不下來,他們很多人借機逃跑或生事,竟使城通向南方新擴領(lǐng)地的道路難以通暢。為此,慕容恪派弟弟慕容垂南鎮(zhèn)蠡臺(在今河南商丘),大將傅顏率軍南巡淮河,讓他們負責安集諸軍,終于使安穩(wěn)下來。

在燕國諸事步入正軌后,公元365年,慕容恪與慕容垂共同率軍進攻洛陽。面對前燕兩大戰(zhàn)神聯(lián)袂來攻,防守洛陽的東晉將軍陳祐敢死扛,率軍離去。其長史、揚武將軍沈勁不肯屈服,誓死抵抗,城破后被俘。沈勁的忠勇令慕容恪敬服,就想赦免他。中軍將軍慕輿虔卻說:“沈勁這樣的人是硬骨頭,他為了晉廷,也為了恢復(fù)始興吳氏的榮光,說什么也不會降的,留之必為之患!”慕容恪這才殺了沈勁,不過事后他不免有些后悔,曾對人說:“我此前攻取廣固,沒能救下;如今平定洛陽,又殺害沈勁。這些雖然不是我的本意,但我實在有愧于天下啊?!?/span>

攻下洛陽后,慕容恪再接再厲,又向西攻略山、澠池,大有西入關(guān)中之勢,這讓前秦天王苻堅擔心,專門跑到陜城全力備戰(zhàn)。然而,秦燕兩軍未及交戰(zhàn),慕容恪竟率軍返回城,就此結(jié)束了自己的征戰(zhàn)之旅。

在回到城后不久,慕容恪就病了。他顧不上為自己的病情操心,卻深深地為燕國的前途憂慮起來。此時的燕國看似繁華似錦,其實卻面臨前后繼無人的困境。因為常年征戰(zhàn),加上慕容恪為政寬和,使得燕國發(fā)展的成果大都落入權(quán)貴之手。這些家伙只知損公肥私,根本不考慮的安危,比如輔臣慕容評,雖是慕容恪叔叔輩的老貴族,卻生了副貪得無厭的小心眼,慕容恪在日尚能鎮(zhèn)撫,一旦慕容恪不在了,恐將為禍。當然危險的還是小皇帝多年無所事事,既乏御眾之才,又無專制之力,還時時受到太后的掣肘。

如此皇帝加上如此權(quán)臣領(lǐng)銜的政權(quán)架構(gòu),想一想就讓慕容恪睡不著覺。本來慕容恪還想在有生之年,盡可能多為選拔些人才,可是老天不開眼,讓自己這么早就大病纏身,真是天不佑燕啊。

想到這里,慕容恪只能把自己才能出眾的好弟弟、吳王慕容垂推向前臺,希望慕容能夠多多信重自己的五叔??墒?,慕容垂始終遭到慕容一家的無端猜忌和無情打壓,雙方怎能和睦相處呢?慕容恪雖然向慕容長兄、樂安王慕容多次推薦慕容垂,希望他能幫忙說項,可是慕容只是向慕容評提及此事。那個即將獨自輔政的慕容評怎會分權(quán)給慕容垂,而且即便他肯分權(quán),一向看慕容垂不順眼的可足太后能允許嗎?可嘆慕容恪的一片苦心無人理解。

別人指不上,慕容恪只好在臨終前向慕容親自推薦慕容垂,他心情復(fù)雜地皇帝侄子說:“像傅說這樣的板筑之人都可以成為國之首輔,更何況吳王本就是籓呢!吳王文武全才,本事不亞于管仲、蕭何,陛下如果把政務(wù)交給他,必能獲得安定。不然我怕秦晉二寇會有窺之計。”慕容恪言罷而。對于自己素來敬重的四叔的臨終遺囑,慕容也不知聽進多少?從后來燕國的發(fā)展看,慕容應(yīng)是根本沒有聽進去。

慕容為慕容恪隆重發(fā)喪,其為“桓”。前秦滅前燕,勝利者對這位杰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給予了充分尊重,以高級的太牢之禮供奉其英靈。因慕容恪下的前燕軍隊,堪稱五胡十六國時代的之師,惜墨如金的史家曾用“軍令嚴明、秋豪不犯”這樣的詞來形容他,以法家治秦的王猛因此稱慕容恪為“古之遺愛”。后燕皇帝慕容盛對自己的伯祖也崇敬,專門讓中書撰寫《燕頌》,歌頌其豐功偉業(yè)。慕容恪的子孫人杰輩出,北齊名將、曾擊敗宇宙大將軍侯景的慕容紹宗即是他的后代。至于金大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fù)是否他的后人,筆者只能嘿嘿兩聲。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END

拓展知識:遼寧蓋州種植牙多少錢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