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成都種植牙半口多少錢


青羊宮勸工會中參展全川各種商品 攝影:[美國]路得?那愛德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林?!背啥既藧刍ǖ膫鹘y(tǒng),可謂從古自今從未改變過。

北宋時期,名臣趙抃曾在《成都古今集記》中記載下“十二月市”,表明宋代成都每月都有一種特色商品交易會舉行。其中,“二月花市”、“八月桂市”、“十一月梅市”,皆與花有關,可見“花”滲入了成都文化的里層。此外,趙抃更寫下“成都二月花市,各地花農(nóng)辟圃賣花,陳列百卉,蔚為香國”,描繪了二月花市的熱鬧壯觀景象。

成都人愛花的歷史基因從何處尋?倘若將時間拉回上世紀初,在每年農(nóng)歷的二月二十五日,一場與花有關的狂歡盛典就會在青羊宮上演。彼時,青羊宮內游人如織,擺放著小吃、花卉、古玩、字畫、農(nóng)具的攤面鱗次櫛比,吆喝聲、叫賣聲、嬉鬧聲不絕于耳,頓時讓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機勃勃,與市民們的喜悅之情。

“花會從數(shù)天到數(shù)十天不等,遠近善男信女紛然前來,燒香、敬神、誦經(jīng)、戲班鑼鼓晝夜不絕。大批商販、江湖跑灘匠前來此扯圈叫賣,攤棚相連不斷……趕花會,成為老百姓快樂的盛事。”回憶起兒時在青羊宮花會里逛耍的場景,作家鄭光路仍覺得歷歷在目。雖然自鄭光路記事時,青羊宮花會已不處于“輝煌時期”,但從父輩、祖輩的講述中,鄭光路仍能將青羊宮花會的“前世今生”徐徐道來。

清朝末年青羊宮廟會內的臨時貨攤

全國聞名

成都花會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成都花會始于唐宋時期,相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编嵐饴分v到。唐人蕭遘在《成都》一詩中寫到“月曉已開花市合”,說明當時成都已經(jīng)興起了花會。

為何青羊宮花會選擇在農(nóng)歷的二月二十五日舉行呢?這還得從太上老君的誕辰講起?!皞髡f,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農(nóng)歷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來,民間在此舉辦一年一度的廟會?!?/p>

而農(nóng)歷二月,成都已是百花開放,姹紫嫣紅,加上紀念百花仙子生日的“花朝節(jié)”也在農(nóng)歷二月。于是,久而久之,花市與廟會結合起來,青羊宮便成為花會的會址。

“古時,成都花市主要集中在青羊宮一帶,漸漸地,到花市賞花的人們也到青羊宮中拜祭老子,進香祈福。而到青羊宮參加法事活動的善男信女們也游于花市,故‘廟會’、‘花會’合一,成為成都一年一度為盛大的春日盛會。”

鄭光路翻開他收藏的一本1927年的《中國旅行》雜志,這本當時的刊物,向全國隆重推薦青羊宮花會,敘述了它悠久的歷史。

成都青羊宮花會國內聞名。圖為中國《旅行雜志》1927年第12期封面上,去觀看青羊宮花會的人絡繹不絕 鄭光路收藏

在鄭光路看來,青羊宮花歷經(jīng)千年的歲月洗禮,但其核心的三大功能未改變。其中,一是娛神;二是娛人;再來,就是商品交易?!霸谵r(nóng)耕社會,民眾之間的交往比較少,交易的機會也比較少?!编嵐饴方忉屨f,“在大都市里要產(chǎn)生一種大型的交易行為,就要依賴這種廟會?!?/p>

賞春踏青游玩,叫賣花卉樹木,品嘗蜀地小吃,觀看雜技百戲……在春暖花開之時,青羊宮一派喧囂熱鬧景象,煙火氣十足,絲毫不遜于過年時的“年味兒”。

“每年花會,各界人士傾城出觀,揮汗成雨、呵氣成云。這‘會把眼睛都看花’的花會,確乎為蜀中具地方色彩、鄉(xiāng)土風味的廟會習俗了?!?/p>

清朝官員們在青羊宮廟會“授獎臺”上頒獎 攝影:[美國]路得?那愛德

清末青羊宮花會賣竹器的地攤。來源:鄭光路文物市場所購日本畫刊

花會也是博覽會

全國 “勸工會”獨領風騷

翻開鄭光路所著的《成都舊事》一書,在“成都廟會的歷史風云”這一章節(jié),能夠看到不少百余年前關于青羊宮花會的老照片。在這些被光影手段所保留下來的黑白照片中,青羊宮花會盛景浮現(xiàn)在眼前:用長條凳搭起的臨時小攤上,擺放著全四川各種商品,鋪面一家接一家,令人眼花繚亂;用竹、木材料搭成的授獎臺上,當時清政府的官員站立其上,正在為他人頒發(fā)獎狀、獎品;會場門口的“勸業(yè)會”三個大字,陽光下分外耀眼……

既然是一年中大的春日盛會,怎會出現(xiàn)“勸業(yè)會”這三個字呢?說起青羊宮花會所創(chuàng)下的盛舉,自然不能忽視其百余年前的一項創(chuàng)新之舉。“早在1906年,四川成都就開始舉辦博覽會——成都商業(yè)勸工會。這是近代次舉辦的博覽會?!编嵐饴氛f到。

清朝末年,朝廷推行新政,還在各省設置“勸業(yè)道”、“勸工局”。1905年,四川省“勸業(yè)道”在成都成立,為了改變歷來“重農(nóng)抑商”的思想,于是,將“振興實業(yè)”融入傳統(tǒng)的玩賞花會中,成為了當時朝廷官員所采取的方式。同年,時任四川商務勸工局總辦的沈秉堃向四川總督錫良“呈文”,明確表明要模仿國外“博覽會”形式。這年臘月,他在青羊宮左側二仙庵區(qū)域,“擴充會場、建筑列肆”,準備次年春舉辦全省性“勸工會”。

1906年3月10日至4月13日,四川首屆商業(yè)勸工會在青羊官隆重舉辦?!皬?906年開始,成都總共舉辦了六次‘勸工會’,中間又改名為‘勸業(yè)會’?!睆泥嵐饴匪故镜馁Y料中,每當花會結束之時,會由官員和商會對展品評比授獎?!蔼勂范己苡幸馑迹浩渲小砘瘍x器’等3項獲‘頭等牡丹商標’,‘通景織金鴛鴦’等6項,獲‘二等海棠商標’……”

青羊宮花會花木市場

男女老幼一起逛

青羊宮花會是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圖”

“倘若將上世紀初青羊宮花會的場景畫下來,那繁華的場面一定絲毫不遜于《清明上河圖》?!?/p>

想吃?青羊宮花會匯聚了四川各地的名小吃,洞子口涼粉、糖餅、豆花、鍋魁、蒸糕……可以說現(xiàn)在時興的“小吃城”,已是百余年前成都市民“玩剩下”的把戲。

想買?花會中有賣各類日雜百貨、竹木家具的種種商品,不下幾百家,各省的物產(chǎn)薈萃羅列于此,還有不少新奇玩意兒任君挑選。

想耍?成都劇團的名演員從早演到晚,戲班鑼鼓晝夜不絕,還有全國少見的武術“打擂”?!斑@些演出不收門票,不要錢,其中川劇演出更是重頭戲,是普通大眾可以親近文化演出的一大機會?!?/p>

1989年“花會” 青羊宮大殿墻外的小吃攤場景 攝影:鄭光路

趕花會的人一潮一潮的,且人人梳妝打扮。鄭光路提到一首打油詩,里面寫著“老去徐娘尚戴花,可憐半口已無牙”,還有女孩兒是“鄉(xiāng)女村姑態(tài)若何?卻把胭脂打一砣”。想到詩中的場景,鄭光路發(fā)出陣陣愉悅的笑聲?!澳阆胂拢掀牌攀釆y打扮,頭戴鮮花去趕花會,一張口卻‘已無牙’??梢姰敃r,花會是不亞于過年的活動?!?/p>

“摸銅羊成了趕花會的慣例,我小時就每年跟在大人屁股后,把小手混在大手中把銅羊周身摸個遍?!编嵐饴氛f到,青羊宮內有古代銅羊兩只,被民間視為神羊。俗傳摸羊能治疾病,故人們到青羊宮游玩時,多喜摸羊。此外,鄭光路還回憶起幼時在青羊宮花會吃的那一碗“鑼鍋巷素面”,讓他時常懷念。

“吃了東家吃西家,小籠牛肉葉兒粑。夫妻肺片好下酒,涼粉辣得喊媽媽?!?983年,鄭光路寫下這首打油詩,字眼中盡是春風之意,那鮮活生動的場景躍然紙上。而當下,自1980年起,花會場地選在了“文化公園”,且花會期間除傳統(tǒng)內容外,又增加了鳥市、書市、書畫藝術展銷等內容,成都市民們仍能在今日的花會中,捕捉到春天的氣息。

眼看春天又來到,你想去逛一逛花會嗎?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部分資料參考:

鄭光路,《往事并不如煙――成都廟會(青羊宮花會)的歷史風云》

本文圖片來自受訪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jīng)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拓展知識:成都種植牙半口多少錢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